水是生命之源,和水相關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自來水飲用安全和衛生問題是市民關注的熱點之一。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城市供水需求迅速上升。針對夏季高溫、居民用水量大等特點,阜陽市供水總公司藍天水質監測中心多措并舉,切實保障我市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安全。
在夏季供水高峰來臨之際,為保障供水安全,水質穩定,藍天水質監測中心全體人員恪盡職守,嚴把供水高峰期水質監測關,增加出廠水取樣檢測頻次,確保二水廠出廠水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讓市民能安心喝上放心水。
炎炎夏日,藍天水質檢驗有限公司的陳斌,每周都要頂著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行駛23.6公里去茨淮新河取水口取水,為了水質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盡管天氣炎熱,還要第一時間趕回實驗室,把取到的水拿到化驗室進行檢測。除了水原水的監測,當然還少不了管網水,藍天水質監測中心分成了4個班組,對全城30個監測點進行取水檢測,以便及時進行管網水的化驗。24小時的水質檢驗班組,在平日2小時對出廠水化驗一次,高峰期間1小時對原水、出廠水進行監測。當班人員通過人工檢測、觀測濾池水面等方式,24小時不間斷監測水質。
“雖然我們的工作大多都是在室內,但防止采集的原水發生水質變化,造成檢測項目的數據不準確,檢測中心的每個人每天幾乎都是連軸轉,而且每個人檢測的項目都很多,很多時候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水質檢驗員如是說道。
“光做好基本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時刻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水質變化情況,我們針對各種突發情況都要建立了一套應急預案,以便問題來臨時做到及時應對”,就在今年的6月30日,那時正值高溫天氣開始的時候,值班人員接到上游泄洪放水的通知,藍天公司的水質檢測員立刻趕到茨淮新河,取水、化驗、檢測,在經過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之后,發現部分指標超出取水標準,為了保障飲用水的水質安全,工作人員立即實行應急預案,加強對取水口水源的觀察,增加檢測的頻率,日夜輪崗加班,并且將化驗的結果及時上報總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以最快的速度去采取措施,用自身的微弱力量去守護阜城和諧的社會環境,這不就是藍天水質檢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最真實的寫照嗎?
藍天水質檢驗有限公司為保障全城水質安全,每月對出廠水、水原水做43項全面檢測分析、每日對出廠水12項及每周水原水11項的檢測;目前每周增加出廠水檢測項目,由原日檢7項,增加到12項,主要增加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余氯等5個項目,全方位監測水質。他們還通過公司網站、微信、紙媒等形式,嚴格落實水質檢測數據上報制度,保證水質檢測數據及時準確。為了增加自身能力建設,他們積極購置儀器設備、組織人員增資學習培訓,提升自身本領,目前藍天水質檢驗有限公司已經有43項獲認證,在近日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進行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復評審及擴項現場評審中,增項至66項已獲得認定。
藍天水質檢驗有限公司經理陳雪梅介紹,地表水制水工藝在凈化處理過程中,要經過沉淀、過濾、消毒等處理工藝,實驗員都要反復取水進行檢測,出廠后,管網水質仍要進行密集監測,以便根據水質變化隨時采取應對措施。藍天水質監測中心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發現異常及時匯報,切實保障原水供應安全。通過各項水質監測保障舉措的全面落實,藍天水質監測中心用最權威的的技術支撐,全力確保今夏用水高峰期安全供水、優質供水。